第(1/3)页
周至将之去过打开,发现是英文写成的。内容翻译过来是:“现在是我向沪上致敬的时候。我原籍常熟,而生在沪上,所以对这件事感到莫大的庆幸。我在这好似天涯海角一样的美国东北山林间,梦想已经告别的家藏古籍,免不了断续的怀念,但更为它们重返祖国,有说不出的无限欣慰。”
“这是……”周至有些讶然,看信的内容,似乎这些藏书已经给了沪上了:“已经木已成舟了?”
“还没有发出去。”翁万戈将信件收了回来:“沪上博物馆一直在争取这部份藏书,不过那是在和你见面之前,现在我倒是觉得你的建议似乎更合适,杭州华侨大酒店我上次回国也在那里居住过,知道地方很大,改造成博物馆后,容纳这点藏书绰绰有余。”
“就是沪上那边有点不好交代了……”周至苦了脸:“上博马承源馆长也不是外人,回去怕是要给他骂死了。”
“嗯,要不这样吧……”翁万戈让翁以钧从书架上又取下三个画匣:“这里有三幅画,分别是宋代梁楷的《白描道君像图》,明代沈周的《临戴文进谢安东山图》,清代王原祁的《杜甫诗意图轴》。委托小友替我捐献给上博,是不是就可以弥补了?”
“梁楷尚有真迹传世?”周至又下了一跳:“沈周的青绿山水?清代山水第一王原祁?”
“画就在你面前,打开来看看不就知道了?”翁万戈笑道。
当然得看,大涨眼力的机会岂容错过。
《白描道君像图》一副绢本细笔白描水墨画,画面分作了三个大部分。
中间部分是主题,道君打坐于莲花之上,形象端庄,周密繁复,笔势劲细,骨体苍劲。
右段是道观的日常起居和法事:祈祷、习经、绘塑神像等;
左段则分作两部分,上部分是世俗生活,多为放生,施赈等积善行德的场面。
下部分则为地狱形象,有风刀之苦及鬼官治事。以及火中盛开金莲的场面。
周至虽然没有收藏有梁楷的作品,事实上现在这幅图也是他知道的目前唯一一幅梁凯的画作传世,但是他有两幅宋代画家李公麟的作品,一副是在大邑收得修复的《玄宗别马图》,一幅醇王府六手卷之一的《便桥会盟图》。
从笔法来看,画中人物确是李公麟画派以后的面貌,但是与南宋其他人物画叛然殊途。属于从李公麟的繁笔朝后世简笔的转换过度过程中的作品。
第(1/3)页